白俄vs荷兰最新数据-白俄罗斯vs德国
阿森纳有哪些有名的球星?
其实你的问题比较模糊,“有名”的程度到底有多少?是世界知名?还是只是进国家队就可以?还有,是现在还在队中的,还是已经离队的也包括?
既然定义还比较模糊那么我先说历史上的吧~我相信所有阿森纳球迷都会承认亨利是阿森纳历史上无可争议的第一球星,效力阿森纳8年期间,不单带来不少冠军,还打破了伊恩赖特保持的185球最高进球纪录。而亨利也是阿森纳历史上最接近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宝座的球员。
至于第二名,我相信博格坎普和伊恩赖特两人也具备相同份量吧~伊恩赖特是亨利之后为阿森纳进球最多的球星;博格坎普则以助攻和漂亮进球闻名。当然,这一代的球迷还是会比较记得博格坎普,尤其是他对纽卡斯尔那球经典的人球分过,被评为当年英超的最佳进球。
不得不提的当然是铁血队长维埃拉,曾经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后腰,也是阿森纳球迷永远记得的队长。
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02年退役的英格兰铁血队长亚当斯、英格兰一代国门希曼、法国的另外一个冠军铁腰佩蒂、两个风格不同但是为阿森纳同样贡献了双冠的边锋奥维马斯和皮雷等等。
至于现在在队中的,当然首推队长法布雷加斯了,刚刚过去的09-10年赛季,他19进球19助攻的数据足以说明了他的能力。而他对于阿森纳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或缺,因此温格千方百计也要把他留下。
另外两个也说得上是“准世界级”的是范佩西和阿尔沙文。不过还不能说世界级是因为两者都没充分证明了他们有世界级的能力,前者受制于伤病困扰,后者受制于国家队的成绩。
当然,阿森纳阵中还有不少国家队常规主力球员,像罗西基、威尔玛伦、宋等,不能一一尽录。
请问世界上小国的足球明星有哪些 比如白俄的赫莱布!?越多越好!!
现役球员:
格鲁吉亚的卡拉泽,黑山前锋伍齐尼奇,冰岛前锋古德约翰森,
瑞士后卫森德罗斯,科特迪瓦的德罗巴和埃布埃,多哥前锋阿德巴约,罗马尼亚的齐沃和穆图,
美国的麦克布莱德,乌拉圭的雷科巴和弗兰,澳大利亚的科威尔,波黑的萨里哈米季奇,
秘鲁的皮萨罗,智利的皮萨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约克,威尔士的吉格斯,墨西哥的马奎斯,
乌克兰的舍甫琴科,保加利亚的贝尔巴托夫,芬兰的海皮亚,以色列的贝纳永,爱尔兰的罗比基恩和达夫;
挪威的里瑟和卡鲁,波兰的杜德克,塞尔维亚的斯坦科维奇,加纳的埃辛,哥斯达黎加前锋万乔普,
哥伦比亚的科尔多巴,巴拉圭的圣克鲁斯
西方民族有哪些?
一、关于西方的民族
由于西方国家众多,各国家的民族要额不同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如英国主要民族: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
美国主要民族中美国人的血统以德国裔最多,占15.2%。其次是爱尔兰裔,占10.8%。非洲裔名列第三,占8.8%。名列美国人十大血统的还有英国裔,8.7%;墨西哥裔,6.5%;意大利裔,5.8%;波兰裔,3.2%;法国裔,3%;美国印地安裔,2.8%;苏格兰裔,1.7%。
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占0.9%(其中含台湾0.1%),菲律宾血统也占0.8%,韩国血统占0.4%。
二、关于西方
西方,指西边或西边的地方;亦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洲美国加拿大各国。
也即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欧美各国。
三、当代西方主要国家人口及民族构成
1.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在族裔方面是同质性社会,除主体民族的白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及其他地区的白人)之外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
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大英帝国的瓦解,大量非英裔人口涌入英国,并主要聚居在大城市中。英国2010年人口为6226万人,其中英格兰地区为5223.4万人、苏格兰地区为522.2万人、威尔士地区为300.6万人、北爱尔兰地区为179.9万人。
英国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在官方统计中,政府将全国居民以族群(ethnicgroup)划分为十一大类别。根据英国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人口民族构成为:主体民族是白人,占总人口数的92.1%;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9%,其中印度人为1.8%,巴基斯坦人为1.3%,孟加拉国人为0.5%,华人为0.4%,其他亚洲人为0.4%,加勒比裔黑人为1%,非洲裔黑人为0.8%,其他黑人为0.2%,其他民族或种族人口为0.4%,混血民族或种族人口为1.1%。
2.意大利
意大利政府基于本国复杂而丰富的社会、地理历史情况的实际,没有以共同的民族或种族起源作为民族识别的关键,而是以涉及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标准”来划分民族的。2008年意大利人口为5985万人, 其中主体民族意大利人约占93%。
少数民族主要由土著居民(世居少数民族)以及非土著居民(外国移民)两部分构成。土著居民指的是基于民族历史和语言特征而识别的少数民族,包括以下12个:佛朗哥-普罗旺斯人、加泰罗尼亚人、弗留利人、奥锡坦人、撒丁岛人、拉迪恩人、阿尔巴尼亚人、德国人、法国人、希腊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1948年意大利宪法中就有关于保护上述12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条例,并且1999年和2001年,意大利政府又通过一系列法律强调这些民族在社会和文化上的权利。非土著居民指的是基于移民来源地与移入时间等特征来识别的少数民族,因此,也通常称之为新兴少数民族,其主要包括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月1日,意大利移民人口为4570317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0813326人的7.5%。
3.法国
2008年法国人口为6205万, 其民族结构主要由世居民族和移民两部分构成。其中,世居民族主要包括法兰西人、阿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亚人、科西嘉人以及加泰隆人和巴斯克人等,移民主要包括阿拉伯人、非洲裔黑人、欧洲裔、亚裔等。由于法国现行宪法(2008年7月23日由现代的第五共和国最后修第〔2008-724号〕)第二条宣称:“法兰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它保证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种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因此,确切地说,法国没有民族政策以及专门协调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府机构,政府也没有将民族成分以及宗教信仰列为人口登记和普查的内容,更没有关于少数民族人口情况的官方数据。但据全法阿拉伯法国人协会、黑人法国人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保守统计,2008年全法大约有400万到700万阿拉伯人、300万到500万黑人以及15万亚裔。鉴于此数据是保守估计,那么若以最高数字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到法国总人口的22%。
关于法国的民族构成的基本状况,另一项更早之前非官方研究数据则更能说明情况:1995年法国人口为5810万,其主体民族法兰西人约有4893万人,主要少数民族为阿尔萨斯人约有150万人、布列塔尼亚人约有370万人、科西嘉人约有30万人、加泰隆人约有16万人、巴斯克人约有17万人、其他民族或各国移民(阿拉伯人及非洲人、欧洲裔、亚裔)约有334万人。 由此可见,法国实际上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4.西班牙
西班牙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主要由主体民族、世居少数民族以及移民三个部分组成。据统计,2010年1月1日西班牙户籍登记的人口为4702万,其中移民人口为574.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12%。
主体民族为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约占除外国移民以外人口总数的73%。其他少数民族共有20个,其中最主要的有:加泰罗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分别约为除移民以外人口总数的15%、7%、5%。
5.美国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民族构成主要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及其后裔和当地土著居民构成。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复杂的国家之一。美国联邦政府按照“种族”(Race)来分类国内不同民族群体。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已有关于“种族”的调查问题。尽管按照种族分类方法来统计民族群体的作法一直以来饱受民众争议,但美国政府坚称:种族分类方法反映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生物学、人类学或遗传学定义,并承认这种分类包括种族、祖籍国或社会文化群体。由于美国的人口普查中关于族属的登记采取的办法是“自报家门”,每次普查登记表的族属项目又并不一致,所以时常造成统计数字和比例的混乱。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总人口数为3.08亿,其中在单一种族中,各种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白人为72.4%、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为12.6%、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为0.9%、亚裔为4.8%、夏威夷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土著人为0.2%、其他种族为6.2%;两种或两种以上种族(混血)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9%。同时,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间,美国少数种族、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白人,其中亚裔人口增长最快,达到43.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从1970年人口普查开始注意白人中的拉美裔(西班牙语和拉丁裔)人口数,并在1980年普查中将拉美裔人口从之前“白人”统计项中划为“其他”项中。这显然是有意注重在美国人口中快速增长的拉美裔人口,以及在白人社会中非拉美裔白人与拉美裔白人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文化差异。按照“自报家门”原则统计,1980年美国拉美裔人口为206.2万人,仅占总人口数(1.88亿人)的0.9%;2000年拉美裔人口为3530.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2.5%;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到5047.7万人(包括混血但仍自认为拉美裔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6.3%。2000至2010年,拉美裔人口增加1517.2万人,增幅高达43%。目前拉美裔人口总数已经超越黑人成为最大的少数民族(尽管它并没有被列为政府人口普查种族标准中的一类,而是单独列出一项进行调查)。与此同时,非拉美裔白人十年间人口仅增加226.5万人,增幅仅1.2%。
据2008年美国普查局预测:到2050年美国少数种族、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54%,其中拉美裔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比例的30%。
毋庸置疑,随着美国人口中种族、民族结构的逐渐变化,势必会对美国未来的族际关系乃至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同美国建国230多年以来历史所呈现出来的一样。
四、西方主要国家民族问题
1.英国
英国目前主要的民族问题有二:其一是北爱尔兰和苏格兰民族主义问题;其二是少数民族、种族歧视问题。前者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和宗教因素差异,造成了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对受到英格兰人在历史上长期统治以及对其文化、宗教控制的不满,主要表现为这两个地区要求更大程度的自主权甚至是谋求独立建国。后者则主要是由于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种族主义政策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民族种族的隔阂、歧视和暴力的族际冲突。
2.美国
由于美国历史上长期奉行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政策,使其国内民族种族暴力和民族种族歧视在全球声名远扬。不可否认的是,自从20世纪60年代,随美国民权运动的开展,以及《民权法》的实施,美国的种族主义受到重创,制度性歧视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在包括“反歧视行动”优惠政策在内的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种族的政策实施作用下,黑人、印第安人、亚裔等少数民族种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因而近些年来,许多美国人认为“反歧视行动”已经取得成功,不再需要继续下去,甚至有些州政府,譬如加利福尼亚州早在1996年就通过“209议案”,取消了该州对少数民族提供的优惠政策。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种族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目前全美仍有许多“白人至上”组织。例如旧金山至今活跃着至少三个“白人至上”团体,这些团体以攻击少数族裔和外来移民为主业。针对包括黑人、“二等白人”拉美裔、亚裔以及印第安人等民族种族歧视问题仍旧是美国社会中最突出的民族问题,美国民族种族间隔阂、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尤其在“9.11”事件之后,针对穆斯林群体的偏见、歧视有增无减。美联社2010年5月20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61%的受访者认为拉美裔受到明显歧视,52%的受访者认为黑人受到明显歧视。《纽约时报》2010年10月28日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拉美裔居民表示,歧视已成为了他们每天面临的主要问题,近3年来这一问题已更加严重。
据调查,在纽约市,15-29岁的黑人男子最容易成为凶杀案的受害者。这一群体还不到纽约市人口的3%,但却占到了2010年所有凶杀案受害者人数的33%。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共发生6628起仇恨犯罪案,其中2201起针对非洲裔,534起针对拉丁人,575起针对白人。基于种族偏见、宗教偏见和族裔偏见的分别占47.3%、20%和12.8%。美国进步中心2011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美国七个基金会动用逾4260万美元在美国煽动反穆斯林仇恨。
同时,由于美国长期的种族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民族种族间结构性差异依旧,少数民族种族在教育、就业、收入等诸多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在教育方面,2005年美国白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为28%,而黑人为17.6%、拉美裔仅为12%。与白人相比,黑人和拉美裔人口大学及其以上学历人口比例分别相差10.4和16个百分点。而这个差距在2000年分别是9.6和15.5个百分点;在1990年分别是10.4和12.8个百分点;而在1980年分别是8.7和9.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过去25年里,黑人和拉美裔的高学历人口比例与白人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逐渐扩大。在收入方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人和白人间收入的不平等虽然有了缩小,而财产不平等却实际上扩大了。例如1972年美国黑人-白人收入比为57.5%,1990年为58.4%,2000年增长到66.3%,2005年又回落到61%;而黑人-白人家庭净资产比1991年为10.4%,到2004年降为9.9%。此外,随着2000年以来美国经济又一轮衰退,特别是受2007年“次贷危机”以及之后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社会中民族种族间的结构性差异再次凸显。例如在失业率方面,1999年美国白人失业率为3.7%,黑人为8.0%,拉美裔为6.4%;2004年白人失业率为5.0%,黑人为10.1%,拉美裔为7.0%;2009年白人失业率为9.5%,黑人为15.7%,拉美裔为13.1%。十年间,美国白人失业率上升了5.8个百分点,黑人为7.7个百分点,拉美裔为6.7个百分点。由此至少可以看出,在这一轮经济衰退的过程中,黑人和拉美裔比白人更容易失业。再如2000年美国白人贫困率为7.5%,黑人为22.1%,拉美裔为21.2%;2006年白人贫困率为8.2%,黑人为24.9%,拉美裔为24.3%;
2010年白人的贫困率为9.9%,黑人为27.4%,拉美裔为26.6%。十年间,美国黑人和拉美裔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且人口贫困率上浮皆高于同期白人水平。总之,近几年来美国社会中民族种族的结构性差异的再次扩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民族种族个体间的隔阂、偏见甚至歧视,从而影响美国社会中的族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而随着美国人口中少数民族种族人口比例的不断升高,美国的民族种族歧视问题将会再次受到世界关注。
参考资料:
学术交流 常见几种玉米青贮收获机的适应性分析 口郭荣钗 摘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玉米青贮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和适应性,指出了用户选择适合当地使用玉米青贮收获机应 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玉米青贮收获机结构特点适应性选择 目前,国内、国外多种结构形式的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 相继推向市场。通过几年的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械的推广来 看,我国各个地域玉米种植的品种和青贮收获的季节不尽相 同,甚至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对玉米秸秆青贮收获 机作业的适应性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根据当地种植的玉米 品种和地貌地况,正确地选择适合的玉米青贮收获机是一件 至关重要的事情。 1.目前常用玉米青贮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和适应性 (1)卧式收割的玉米青贮机械。如20世纪80年代从德 国进口的E__281型自走式青饲机、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公 司生产的4QB系列青贮饲料收获机等。这类机型主要由割 台、喂入装置、切碎抛送装置、集草箱及液压控制系统等构 成。机具作业前进时,作旋转运动的大拨禾轮的拨禾板连续 地将直立的玉米秸秆向机具方向拨一倾斜度。与此同时,玉 米秸秆的根部被作往复运动的割刀割断,割下的玉米秸秆被 平放在作回转运动的输送链耙上。输送链耙将秸秆送进作旋 转运动的左右反向排列的喂入搅龙推进器,搅龙推进器将玉 米秸秆收集与割台中间并将其输送给喂入装置,秸秆经喂入 装置的两组卧式压辊压扁后直接进入切碎装置进行切碎,被 切碎的玉米秸秆饲料经抛送筒抛送到集草箱或饲料运输车上。 卧式切割喂人装置见图l。由于机具在作业时大拨禾轮从秸 植株输 送方向 部件运 动方向 圈1 卧式割台切割喂入装置 1.切割器2.链耙3.大拔禾轮4.搅龙 秆的上端把秸秆拨向切割器,并在切割时起支撑作用,所以 大拨禾轮的拨禾半径的大小和高低位置的设定对其拨禾作业 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根据田间玉米作物的生长状况 74 随机地进行调整,一般以拨板在最低位置时拨在植株高度的 2/3处为宜。由于近几年青贮玉米新品种的生长高度大都在 3.4 m,且受空间结构的限制,大拨禾轮的拨禾半径不可能 设计过大,其拨禾高度也不能无限地随机进行调节,所以该 形式的拨禾装置对高于3 m的玉米秸秆进行青贮作业时的适 应性较差。但是,该机具的优点是对秸秆生长的整齐度要求 不高。这是因为其切割装置为往复切割器,链耙输送和搅龙 推进集合,使秸秆在无序平铺传送状态下进行强制喂入。这 种卧式割台的优势在于,对低秸秆作业时优势明显,对秸秆 的整体度要求不高,割茬较低。在黄淮、华北一带,由于受 地域、气候、玉米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玉米在青贮时秸 秆比较杂乱,有时倒伏很严重,而且植株较低,所以比较适 合这种机型进行青贮作业。 (2)立式割台的玉米青贮机械。国外近几年生产的机型 大都采用这类机型,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进口的白俄 罗斯生产的巴列斯耶大型青贮饲料机、德国克拉斯JAGUAR 系列自走式青贮收获机、葡萄牙的AMG300型青贮收获机, 还有代表国际尖端的纽荷兰FR9000系列青贮收获机。国内 的如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研制的4Qz一2型、4Qz一30 型、4Pp一100型青贮饲料收获机,洛阳东迪农牧机械有限责 任公司研制的牧神¥2200型、S1800型、¥900型青贮饲料收 获机。这类机型一般有扶禾器、前割台、喂入装置和切碎抛 送装置。一般前割台有圆盘割刀、圆盘上均匀分布的护刃和 圆盘上均匀分布的拨齿组成,割刀、护刃和拨齿它们依次装 配在同一立式轴上并作同轴旋转运动,其中割刀转速较高, 作业时依靠割刀和圆盘上的护刃的相互作用将直立的秸秆切 断,同时拨齿夹持秸秆的根部使其作旋转运动。把直立秸秆 从根部依次送人喂入装置,经喂入装置压扁后再喂入至切碎 装置进行切碎。由于这种喂入是拨齿夹持秸秆根部依次拉入 喂入装置,所以不受收获作物秸秆高度的限制,适合青贮专 用玉米的种植。但是,由于夹持秸秆根部有序喂入,所以对万方数据学术交流 策。 浅析农机产品质量现状及对策 口陈迎霞 摘要阐述了我国农机产品的质量现状,分析了农机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的对 关键词农机产品质量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 的农机产品进入百姓家庭。但是,目前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 屡禁不止,不但贻误农时,坑农害农,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农 机市场整体形象和水平,制约了“三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1.农业机械的质量状况 (1)安全性差。很多农机产品生产者不懂标准、质量、 安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品粗制滥造,很多产品没有安 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不规范。长期以来,农机企业的 质量安全意识淡漠,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隐患,销售市场 秩序混乱,配件质量差,营销网点乱,经营者素质差,直接 影响了农机产品的市场形象和销售规模。 (2)产品适应性差。我国农机企业分散重复,专业协作 水平低,导致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品种少,性能和成套 性差,不能适应新农艺的要求;同时,存在农机产品过剩和 短缺并存的现象,如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 大型机械少;低档机械多,高性能机械少。 (3)伪劣零配件影响整机质量。各地开展的产品质量监 督抽查结果表明,生产领域农机零配件合格率一直处在60% ~70%之间,而流通领域农机零配件质量问题更为严重。全 国每年涉及农机产品质量的投诉事件近l 000起,农机产品 质量问题大部分是由零配件在材料、热处理和机加工方面存 在质量问题或使用劣质零配件所致。 (4)售后服务不完善。 依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 杂乱的秸秆尤其是倒伏的秸秆的适应性比较差。但对高秆整 齐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作业效果好,而且效率高。这种机型 是近几年国际上流行的机型,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国 内机型由于受配套动力和制作质量的限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进一步提高。立式割台切割喂入装置见图2。 图2立式割台切割喂入装置 1.拔齿2.辅助喂入辊3.动刀4.护齿 2.因地制宜根据当地青贮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 (1)要根据购买者的使用性质和资金状况来确定。既要 满足青贮玉米和青饲料在最佳收割期时收割,又要考虑投资 效益和回报率的问题。如果青贮玉米和青饲料的种植面积在 100 hm2以上,应以自走式青贮收获机为主要机型。如果青贮 玉米和青饲料的种植面积比较少,应选择悬挂式青贮收获 机。因为悬挂式青贮收获机的投资大约是自走式青贮收获机 75 的1/2。更值得注意的是,当青贮收割作业完毕,拖拉机还 可进行其他作业,实现了一机多用,从而可以提高经营者的 经济收益。 (2)要考虑不同玉米种植品种青贮机的适应性问题。如 对于种植以收穗为主兼做青贮的玉米,由于玉米秸秆比较 矮,黄贮收获时地况比较杂乱,所以以选择卧式喂入为主; 对于专门青贮玉米的高秆品种,则选择立式喂人青贮机比较 合适。 (3)考虑选择国产机型或国外机型的问题。这就要首先 考虑资金能力的大小和投资回报率;其次要首选技术性能先 进、制造工艺水平高、生产率高、工作可靠性强的机型。从 了解到的情况看,国内机型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为 机具的适应性差、故障率高等),且销售商急于抢占市场, 摊子铺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售后服务工作跟不上。进口 机器使用效率不十分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组织不当。究其 原因主要是,农户种植面积小,机械作业的空闲时间大于纯 作业时间,机器转弯和空行多,机器利用率低;没有对操作 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出现操作失误,造成比较多的人为 故障。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推广站)万方数据
给点有关奥黛丽·赫本的资料
人物简介: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
简 介
忌日:1993年1月20日,因乳腺癌病逝于瑞士
家庭: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发色: 棕色
爱好:芭蕾
最喜爱的颜色:白色
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
自我表演评价: 我从来没有什么伟大天才或高超技艺,但无论如何,我做出了贡献!
一个精灵诞生在比利时
1929年3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约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
母亲是荷兰人,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约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
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
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郅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
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从小就喜欢音乐,
尤其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将来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是小赫本唯一的梦想.
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
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脸,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从此她郁郁寡欢,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
6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但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
9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
她对**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1939年,欧战爆发,赫本随母亲来到荷兰,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
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由于食品短缺,赫本一米七的个儿,仅剩一付骨头架子.
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
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那里学习.
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双腿,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
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许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府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
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
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
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蹈主角的前途。
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
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
这个时候,赫本突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
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岁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
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分钟的**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
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
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奥黛丽·赫本**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
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快来!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另一位导演则极力证明,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
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
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最后,我恍然大悟: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
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不过,我不是演员啊!你会失望的。
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
这件事也许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中国观众熟悉赫本,是从《罗马假日》开始,
赫本辉煌事业的开端,也通常自《罗马假日》算起,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在赫本被挑选为《吉吉》一戏的主角时,在伦敦,挑选《罗马假日》饰公主的演员的工作正在进行。
起初,导演打算邀请名演员琼·茜蒙丝主演该片,但琼想换换口味拍歌舞片,因而予以婉言拒绝。
于是,导演决定采用**《乱世佳人》公开招聘女主角郝思嘉的扮演者的办法来挑选演员。
这部片子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好莱坞的著名导演威廉·惠勒执导。
赫本本无心去参加女主角的角逐,一来她已决定演《吉吉》,二来《吉吉》一拍完她就准备结婚、成家立业过日子。
所以她对《罗马假日》毫无兴趣。后来男爵夫人一再劝说,没办法,她才不得不去敷衍一下,即使选不上,她也会满不在乎。
测试选用的一组戏是:公主穿着睡衣,在一张大床上做仰卧起坐。赫本柔软得象只小猫,将双臂伸向装饰美丽的天花板。
在此之后,她又极其自然地、孩子气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情节,当她做这些动作时,一架摄影机正悄悄地对着她拍摄,而她却全然不知。
无论从现场还是从胶片上看,效果都是理想的。她当选为公主的扮演者,和派拉蒙公司签订了合同。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赫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 这一结果对她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当时演记者的男主角已定下来,是好莱坞的著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1952年5月,《吉吉》演出刚一结束,派拉蒙公司就要求她赶到罗马,参加拍摄。
《罗马假日》的拍摄是一个苦难的历程。因为一切都是实地拍摄,所以得清除人行道,把行人赶走,光这项工作就差点把副导演和制片主任累垮。
因此,工作进展很慢,难题多。有时为了重复拍一个镜头,一个下午要干上60回,赫本有点承受不了,但她并不怨恨,她也力求完美 不过导演为赫本也尽力克制自己,他用一切办法提高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到轻松愉快。
他告诉她说,她必须忘掉自己是在演戏,应当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公主。
拍摄工作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
1953年8月20日,赫本飞往伦敦参加《罗马假日》的首映式,然后又飞往威尼斯参加威尼斯**节。
在美国,也为《罗马假日》的上映开了公众招待会。
该片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日本,这部片子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赫本后来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偶像。赫本片中的短发型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罗马假日》是同期上映影片中最走红的一部。
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
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
因主演《罗马假日》,赫本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依照惯例,凡获该奖提名者,全得出席该奖的终评颁奖仪式。
此届颁奖仪式1954年3月25日在洛杉矶和纽约同时举行。
全美广播公司电视网将两地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用汽车公司出资27万美元买下了在颁奖仪式过程中做电视的权利。
这一天,赫本在纽约刚演出完《美人鱼》,谢幕完毕她就一头钻进一辆出租车。